黄冈市荣军优抚医院(黄冈市精神病医院)

搜索

输入关键词搜索本站内容

换肤功能

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浏览网站

心理测试

抑郁自评量表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开始测试

神经症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011年11月11日
共有 3075位读者读过此文

 

神经症性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远没有揭示清楚。下面介绍的这些因素被认为与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但这些因素究竟如何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至今尚无定论。

 1)精神应激因素:

长期以来,神经症性障碍被认为是一类主要与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许多研究表明,患者较健康人遭受更多的生活事件,主要以人际关系、婚姻与性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多见。一方面可能是遭受精神事件多的个体易患神经症性障碍;而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患者的个性特点更易于对生活感到“不满”,对生活事件更易感,或者是其个性特征易于损害人际交往过程,而导致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冲突与应激。

 2)个性因素: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与精神应激事件相比,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的病因学意义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某些个性特征可能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易于适应不良而出现神经症性症状。其次,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性障碍亚型的倾向。

 3)遗传因素:

     在早期的家系研究中,有研究认为严重的焦虑状态、癔症和强迫性神经症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亲属中。在双子研究中,多数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神经症同病一致率要高于双卵生子。尽管有不少遗传研究支持神经症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遗传因素所起的生物学作用并不肯定,可能更多的是家庭环境对个性形成的影响或者是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

4)神经解剖及神经回路特征:

     近年来的一些神经影像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部分脑区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与神经性障碍有关。但目前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而且脑区功能或结构的异常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也有待确认。

5)神经生化因素:

     对于神经生化因素与神经症性障碍的关系,大多来源于动物实验和人类精神药物机制的推理。目前认为,许多中枢神经递质如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r—氨基丁酸及多巴胺等在神经症性障碍的患者中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尤其是各种神经递质出现失衡状态可能是神经症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但目前,神经生化机制还远远没有澄清。

6)心理学假说: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提出了不同的学说,而且认为不同类型的神经症其心理学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这些理论应用于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治疗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主要有如下学说:

     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